“童叟无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待年幼和老年人都非常诚实,不欺骗。它的典故来源于《论语》中的一段话。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说过:“有三种人,我不能与之同行:匹夫之年而无匹夫之言者、马车上下学者、童蒙之心而无知识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与没有正当言辞、假扮学者的普通人、在马车上学习的人以及缺少知识但仍然自以为是的人为伍是不好的。
后来,这句话被人们理解为“童叟无欺”,强调了在待人接物时要像对待孩子和老人一样诚实守信。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
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 【解释】: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