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地学界常用的珊瑚礁类型及其含义介绍于下:
(1)门岸礁,又称裙礁(fringing reefs)。紧靠海岸发育并逐渐向外延伸的珊瑚礁称为岸礁。岸礁赖以发育的海岸可以是坚硬的火山岩或各种基岩海岸,也可以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型海岸;它们可以是大陆的海岸,岛屿的海岸,以及围绕着潟湖的海岸;后者常称为潟湖岸礁以示区别。
(2)堡礁,又称堤礁(barrier Reefs)。堡礁是被潟湖与陆地分离开的线状构造,堡礁常形成于平缓的海岸并与其平行,堡礁潟湖的水深多数小于10 m。
(3)环礁(atolls)。环礁是发育到海面或接近海面的环状的礁体。它们通常呈圆形、次圆形或不规则的环形。环礁中间潟湖的水深从几米到几十米,最深的可达百余米。
(4)台礁(table reefs),又称桌状礁或平顶礁。这是指从深海升起直到潮间带的、小的、独立的珊瑚礁,其中央没有潟湖(Tayama,1935)。这可能因其面积太小而无法形成潟湖,或是礁体的发育已进入成年期,原有的浅水潟湖已被填平。
地质学家也习惯于按生物礁所在的地质构造位置把它们划分成大洋型珊瑚礁和大陆架珊瑚礁两类
根据珊瑚礁在海洋中所处的位置和礁体的形态,可分为岸礁、煲礁、环礁、台礁和点礁。
岸礁和堡礁又通称为近岸礁,环礁和台礁通称为大洋礁或远洋礁。顾名思义,近岸礁靠近大陆的连缘,远洋礁坐落于汪洋之中,点礁则是位于泻湖内的小礁体。
岸礁 岸礁亦称裙礁或连缘礁,它像花边一样镶嵌在大陆或岛屿的边缘或周围。它是非人工筑起的水下防波堤,起着保护海岸的作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适宜于珊瑚生长发育的许多沿岸国家或岛屿都有岸礁的分布。我国自台湾海峡至海南岛均有断断续续的岸礁。世办最长的岸礁是红海沿岸发育的岸礁,绵延长达2700多公里。
环礁环礁,又称篱笆礁,它全部分布在远离大陆的海洋之中,故又称它为远洋礁。环礁如同花环又似篱笆一样构筑于远海大洋中高高隆起的海山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