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楚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属的土地,楚国早中晚三个区域,分别是:
1.荆楚(也就是湖北,河南南部,湖南南部),2.湘楚(今湖南大部,贵州东部),3.吴楚(今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南部),历史上楚国曾七次迁都,最早在丹阳(河南省淅川县),安徽省寿春县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
安徽是古代的楚地,后,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春,群舒叛楚。夏,为楚来,故都废为邑。战国时期,仍属楚国。
桐,古国,偃姓,在今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春秋时期,先后为北上争雄的南方大国吴、越、楚国的附庸。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子国叛楚,为楚灭,成楚邑。战国时期,属楚国。
还有一个舒国,地跨今庐江与桐城,都会在今庐江县城池乡,偃姓。这个方国比较分散,有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部落,皆同宗异国,统称“群舒”。春秋后期,相继被楚消灭。舒国成为舒邑(县),是后来庐江郡的治所,县城仍在今庐江县西南40里的城池乡城池村。
这四国,时而联合,时而兼并,直到春秋中期相继被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所灭。所以,在这之后,安徽一地尽是归于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