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工龄退休缴费基数怎么算(40年工龄100%缴费退休领多少钱)

40年工龄退休缴费基数怎么算(40年工龄100%缴费退休领多少钱)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5-03 00:43:56

40年工龄退休缴费基数怎么算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1+自己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看起来相对复杂的,说起来较为简单。平均缴费指数实践上就是平均缴费层次。假如我们一直依照60%层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假如平均依照100%层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

“工龄40年”,可以确定为男性,因为女性55岁或者50岁退休,不可能15岁或10岁参加工作,只能是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的男性。

2.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3.“企业按60%缴的养老保险”,即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

4.假设今年退休,那么1981年参加工作,绝大部分地区在1996年开始养老保险改革,1996年之前的14年属于视同缴费年限,之后的26年属于实际缴费年限。

5.1996年前参加工作,退休后属于“中人”,养老金增发“过渡性养老金”。

先罗列好以上5个数据和要点,下面我们看一下养老金的构成和计算方式。

第一部分: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工资(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个人缴费年限*1%。

此处缺失退休所在地,因此无法确定“计发基数”是多少,暂且以Y代替,即:

基础养老金=Y*(1+0.6)/2*40*1%=0.32Y。

“计发基数”Y直接与各省份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挂钩,各省不一,一般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社平工资高,“计发基数也就高”,同理,西部社平工资低,“计发基数”低。

下图是对2020年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计发基数”的不完全统计:

第二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139个月)。

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单位每月承担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20%,并全部流向统筹账户;个人每月承担缴费基数的8%,并全部流入个人账户。

这里所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即个人缴纳的部分,也包括产生的利息。

在忽略利息的前提下,个人账户储存额多少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每年的缴费基数,二是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的增加而增加,无法确定每年的缴费基数是多少,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40年中每年平均缴费基数是3000元(之前的社平工资很低,90年代只有几十元/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是:5000*60%*8%*12个月*40年=115200元。当然这里只是粗略计算,但相差不大。

即:个人账户养老金=115200元/139个月=828元。

第三部分:过渡性养老金

因为提问者是1996年1月前参加工作的,所以养老金增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全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工资(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过度比例。

“计发基数”同样以Y代替,“过度比例”各省自行确定,基本在1.2%左右,我们暂以1.2%为标准。那么过度养老金即为:Y*0.8*14年视同缴费年限*1.2%=0.1344Y。

总结: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将以上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相加,即为:

0.32Y+497元+0.1344Y=0.4544Y+828元。

假设2021年退休,那么“计发基数”Y参照当地2020年的标准,自己查一下当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带入计算即可。

总体来说:

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计发基数”将近10000元,养老金能达到5500元左右;

海南、陕西、江苏、山东等大部分省份“计发基数”在6000元-7000元,养老金能达到3500元-4000元;

而江西、黑龙江等省份“计发基数”在4000元-5000元,养老金能达到2500元-3000元左右。

综上,因为缺失退休所在地、每年缴费基数等信息或数据,粗略计算的话,40年工龄按照60%的基数缴纳,2021年退休时根据地区不同,少则2500元左右,绝大部分地区能拿到3500元左右,少数一线经济发达地区能拿到5500元左右。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