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1、干旱主要对农业产生影响,而湿润的季风区多为农业发达地区,干旱产生的危害严重;
2、湿润的季风区受雨带推移的影响明显,降水变率大,易产生干旱。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有梅雨,盛夏有伏旱。
3、湿润的季风区在旱季往往气温高,蒸发旺,加剧旱情。
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那气候就有明显的季节不均匀的规律。这个不均匀性又主要表现在降水的节节分配(年内分配)和年际分配的不均匀。
对于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季风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尤其是中国的大陆性季风比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表现得又更加明显了。
所以说在东亚的干旱主要分布在一年中的冬春季节。
而季风气候降水的成因是受到夏季风进退和强弱的影响,所以夏季风强的时候,我国北涝南旱;而在夏季风弱的年份,就会出现北旱南涝的景象了,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分布不均的情况。
即使是正常的年份,受到雨带推移的影响,表现出南方雨季长,雨季来得早,结束得晚的特点;而北方受此影响,雨季来得晚,结束得早。所以表现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北方出现的旱灾比南方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