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测振是一种检测电机振动是否正常的方法,通常用于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下面是电机测振的方法和振动标准的介绍:
1. 电机测振方法:
(1) 选取测点:通常在电机的轴承处、电机底座或机壳上选择振动传感器安装位置。
(2) 连接传感器和仪器:将振动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到振动分析仪上,确保连接稳定。
(3) 开始测量:启动电机,进行振动测量,并记录振动数据。通常建议在电机运行稳定状态下进行测量。
(4) 分析结果:根据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电机是否存在异常振动,并确定故障原因。
2. 振动标准:
(1) 速度振动:电机运行时,速度振动应小于0.2mm/s,若超过此值则可能导致电机故障。
(2) 位移振动:电机运行时,位移振动应小于15μm,若超过此值则可能导致电机故障。
(3) 加速度振动:电机运行时,加速度振动应小于5m/s²,若超过此值则可能导致电机故障。
以上是电机测振方法及振动标准的简要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机在振动标准方面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测量前先了解电机的具体振动标准。
电机测振是通过检测电机振动信号的大小和频率来判断机运行状态的一种方法。电机振动在运行中很常见,但是如果振动过大或频率异常,就可能表示电机存在故障。
常用的电机测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接触式测振,即在电机壳体上安装一个振动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接触电机表面振动来检测电机振动信号;另一种是非接触式测振,即使用激光测振仪等设备,直接对电机进行测量,无需接触电机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