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察今》。
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人渡河的时候宝剑落入水中,此人不紧不慢的在船上刻下了一个印记,还说到了岸上再取宝剑,这个故事泛指那些墨守成规的人,遇到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客观发展,总以老眼光看待问题,最后落得个贻笑天下的结局。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寓义: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