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作者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身世: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