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工时定额管理的思路要从事物定额、工具定额、人工定额和损失定额这四个方面入手,从而让运行有序地进行,可以有效地改进生产效率。
首先要从事物定额入手,根据生产任务需要,准确计算出每道工序所需要的原料,物料,以此预先形成定额,缩短工时;
其次,从工具定额上考虑,改善用工方式,为工序制订合理的工具定额能够辅助把持生产进度;
再次也要根据生产任务确定每个工位所需的人工定额,保证每个工位都有合适的人力投入;
最后还要从损失定额上加以考虑,以达到缩短工时,有效管理生产任务的目的。
1.定义工时定额: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评估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确定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所需的工时定额;
2.制定审批流程:部门领导对每个任务的工时定额进行审批,以确保定额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调整定额;
3.跟踪完成情况:根据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超时、低效及节省的工时,从而发掘原因;
4.及时调整:如果在实施中确定工时定额有调整,则应及时进行更新,并重新汇总进行审批及跟踪;
5.形成系统性管理:加入IT技术,形成系统化管理,信息的集中分析管理,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