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没有儿子,只上过一次战场就被杀了。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由于不满廉颇前期的保守战术,赵王急于求成让年轻的赵括取代了廉颇,结果孤军深入被白起设计杀死。
赵括无子嗣。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后来被秦军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