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残骸在北大西洋3700米处的海底。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其首次航行是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于1912年4月14日左右,与一座冰山相撞,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
2021年7月2日,据美国媒体报道,泰坦尼克号自撞击冰川沉入海底后,船体一直受到洋流和细菌的侵蚀,其残骸正在逐渐消失。
泰坦尼克号的倖存者被救起,而死者的尸体在海上被遗失、沉没或被鱼类吞食。在1912年沉船后不久,许多尸体被打捞出水并进行了身份识别,尽管沉船的准确位置并未立即确认。但救援船只花费了数周的时间,在事故发生地附近搜索和打捞尸体。
公海女王玛丽号和波尔图号是两艘用于运送尸体的船只,它们在搜索和恢复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海底深度、水温和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一部分尸体无法被打捞上来。
尸体打捞和处理的任务非常困难,令人痛苦,因为他们需要面对大量的无头尸体以及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而引起的身体腐败。当船只返回港口时,一些尸体被送往美国和加拿大的港口,进行尸体认证和再次身份确认,然后将其交还给他们的家人进行安葬。
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地点在大西洋深海中,由于水深达到约12,000英尺(3,650米),所以很难进行探索和打捞工作。直到1985年,法国潜水员让-吕克·米约发现了沉船的残骸,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对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进行了多次探索和研究。尽管残骸中可能仍有一些尸骨,但因为水压和时间的作用,大部分尸体已经消失或已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