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形式上注重“铺采摛(chī)文”,内容上侧重“体物写志”。两汉400多年间,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汉辞赋大家,着有《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等作品。据说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之后他又进献了《上林赋》,汉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
司马相如的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学者扬雄赞叹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汉赋经过他糅合各家特色,成为后来汉赋的典范。
司马迁的评价我觉得就很好: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从史记这本书上来看,算是做到一个人臣的极致了吧。至于心机,搞政治的没心机还怎么搞,都像海瑞那种,是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