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成语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分句;指见义勇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来源: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成语造句:邓子恢《红军入漳前后》:“游击队员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成语故事
蒋门神依仗张团练的势力霸占施恩的酒店,施恩向武松报告此事,求武松去帮忙讨回酒店。武松一向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随施恩一起去快活林,他的武功非同小可,把蒋门神收拾得服服贴贴,乖乖将酒店退回给施恩。
路字开头的成语
路遥知马 路见不平 路不拾遗
包含有路字的成语
路不拾遗 筚路蓝缕 道路以目 走投无路 路见不平 路遥知马 褴褛筚路 司马昭之 行不由西
体现孙悟空路见不平的性格的故事是在听说高太公的女儿被猪八戒掳走之后,孙悟空二话不说,说出了自己的本领,并且承诺他能为高太公降伏妖魔。
随后便潜入高翠兰的闺房,变成高翠兰的模样。
等待猪八戒的降临。
这就是体现。
悟空路见不平的。
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一听到有妖怪祸害人间就极为愤怒。
虽然那个妖怪后来成了他的师弟。
但是这不妨碍孙悟空在这一点表现出他的正义和路见不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