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序:植株在移栽后,对环境有适应的过程,根部也会再生出新的须根,如果发根顺利,开始继续从培植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保持植株根部内外水分平衡,以及养分舒畅转化、供给,那就表示移植的植株成活了。那么如何判断芦荟移栽成活了呢?下面具体来谈谈判断方法。
一般来说,判断移栽的植株是否成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根部是否有细白须根生出。植株成活的前提是根部生长健康,有新的毛细须根生出,开始从培植土吸收转换养分并顺利供给。如果从浅土周围能看到,则表示已经成活,如果没有发现则可能还未成活。尤其是芦荟,根系本身不太发达,浅表处容易看到。
看原植株的叶片有无继续发蔫发皱的情况。植株在适应新环境、根部开始生长前下部叶片都会有失水现象,当根部开始正常生长后,这些现象会逐步消失,也就预示着植株成活了。但如果发皱叶片不断增多,那就是还为发根成活。
2、叶心有无新叶片生长。植株根部生出新根须后,植株开始继续生长,叶心叶片逐步长大也会有新叶片长出。如果植株不见生长,也无新叶片从叶心长出,那就是还没成活。
3、植株整体状态有无生机。植株重新适应新的培植环境后,各器官运营逐步正常,养分、水分供给、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顺畅正常,植株各器官开始继续生长,总体表现出叶色显绿舒展,茎杆挺拔、生机旺盛。则表示移栽植株成活,否则表示还未成活。
首先为题主点个赞,问题问的好,简单明了。
其实:芦荟非常好种,如果自己觉得种不好或者种不活的话,只想会您说,98%以上的原因不是因为您对它照顾不周,反而应该是照顾的太周到了。呵呵!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因为芦荟本身生命力十分顽强,它原产于环境恶劣的非洲地区,耐干旱耐瘠薄,所以,种植芦荟如果管理粗放一点,那它倒是会长得特别好,毕竟种植芦荟不像养植其他那些花卉一样..........
新移栽芦荟怎么判断成活?
首先,只要在移栽的时候,土壤不太过于粘重或粗砂粒太多的话,就不会影响成活的。
如果半月后叶片不萎缩、不皱褶的话则视为成活,注意:移栽后浇水不要太勤,以表土干燥后浇透为宜。
如果芦荟这么好种,真是还死掉的话,那就是因为越冬受冻、浇水过多或者施肥过量造成的(排除第一点自然因素,后两点也属于照顾太周了对吧)。所以,芦荟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记住它三耐三怕:即“耐热怕冻,耐干怕湿,耐瘠怕肥”。
总的来说,芦荟是非常好种的植物了。即使是是没有种过芦荟的人,都可以在家里种一盆,只要记住三耐三怕,那肯定能长好的。
对了,最后在这里也给题主及广大花友做个提醒,现在已经入冬了,为了保证您家的芦荟能安全越冬,在此建议:如果是观赏盆栽,可以将芦荟搬到房间里了。
【如喜欢本文,请在动动您的小手别忘记文章底部给个点赞哦!同时欢迎广大“读友”发表自己不同观点,若有任何其他问题或意见、建议可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