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元素的位置: 通过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大致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元素越靠近周期表左侧的位置,离子化倾向越大,趋向于形成正离子,元素越靠近右侧则越容易接受电子而形成负离子。当两个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越大时,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越有可能是离子键。
2,观察分子式: 如果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中包含金属元素,那么它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因为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然而,如果分子式中只有非金属元素,那么它通常是共价化合物。
3,判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因为它们中的离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吸引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分离它们。而共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因为它们中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4,考虑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以帮助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例如,当硫酸铜溶于水中时,它会迅速分解并释放出氢氧化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这表明它是一个离子化合物。另一方面,当甲烷和氯气反应时,它们中的原子共享电子形成氯甲烷,这表明它是一个共价化合物。
5,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化合物中的键可能是混合键,即由离子键和共价键组成的复合键。在这种情况下,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会介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而如果化合物中有原子团,则原子团中的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所以在含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中有这两种化学键。离子键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
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像这样由几个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并与共用电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作用叫做共价键。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电子云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