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辽厉害
当张辽在逍遥津以八百壮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打出一生最大的功绩时,距离高顺已经去世15年了。
要比较张辽与高顺的能力高低,至于也要在两人活着的时候来比较,拿张辽归降曹操之后,甚至数十年后的经历来对比已经死去多年的高顺战绩,完全是关公战秦琼式的不对称相比。
至少在吕布手下时,高顺的能力强过张辽。曹操杀高顺,简直就是错失日后曹营的第一猛将。如果高顺与张辽一同投降曹操,那么日后的五子良将之首很可能就不是张辽,而是高顺。
既然要将二人拿来比较,那么张辽在投降曹操之后的事迹一概不讲,就讲二人投降曹操之前的事迹。
张辽在投降曹操之前的事迹并不多,除了与高顺一起攻打刘备,击败刘备之外,张辽在投降曹操之前,基本上没什么战功,当然也许是没有记载,张辽在前半生的军事生涯中,史书中记载最多的就是不断的投靠他人,还因为张辽的投降,成为陈琳笔下讨伐曹操檄文中投降的典范。
张辽原本是聂壹的后裔,聂壹就是汉武帝时期提出“马邑之谋”偷袭匈奴的那个边境富商,想来张辽的家境应该不错,年轻时在郡中做过小吏,张辽因为武艺高强被并州牧丁原招为从事,成为丁原的部下。
丁原被杀后,张辽投靠董卓,因为与吕布同属并州系,在董卓的凉州系中属于被排挤的对象,因此与吕布天然亲近,董卓被杀后,张辽投靠吕布,吕布被李傕、郭汜击败后,张辽跟随吕布逃离。
吕布手下有不少骁勇善战的将领,与吕布一起大战黑山军的是成廉、魏越,统领吕布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陷阵营”的将领是高顺,却找不到张辽在吕布手下有何特别战绩。
唯一一次就是198年张辽与高顺一起攻打驻军小沛的刘备,击败刘备,攻破小沛,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女,就连前来协助刘备的夏侯惇也这被高顺和张辽击败。
《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是: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
《三国志吕布传》中的记载也是: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
说的是吕布派高顺攻打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救援刘备,不利,刘备被高顺所败,这样看来,《三国志》中没提张辽,所以高顺应该是主将,功劳大的应该是高顺。
反观高顺,在吕布手下的战绩不少。
1、平定郝萌的叛乱。
吕布被郝萌偷袭叛乱,逃出来后,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高顺,高顺根据吕布提供的口音就判断出造反的是郝萌,于是率军平叛,当天晚上就搞定郝萌。
2、击败刘备与夏侯惇。
这个在上面已经讲过了,高顺离军击败刘备与夏侯惇的联军,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女。
3、陷阵营。
《英雄记》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英雄记中记载了高顺为陷阵营的首领,每次攻击,没有不攻破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战绩,但是对于当时战乱,无法记载详细,只能一笔带过,说明高顺带领的陷阵营是颇有战绩的,只是无法理清具体的事项,但足以说明高顺的勇猛善战。
所以高顺与张辽相比,高顺强于张辽。
而高顺的被杀,只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高顺不像张辽,懂得变通,懂得生存之道,张辽数次投降,都是为了保存自身性命,而高顺这个人的性格是为人清白有威严,而且数次向吕布进谏忠言,吕布虽不听,但也知道高顺的忠心,高顺是非常典型的直言敢谏的性格,虽然吕布如此不济,但高顺一直愚忠,如果高顺愿意投降曹操,以曹老板爱材的性格,和高顺勇猛善战,又忠心旧主的性格,必然会得以重用,那么《三国志》魏书十七就是:高张乐于张徐传。
差不多的 吕布在时,高顺的位置比张辽高。高顺的陷阵营就几百人,没输过。 高顺比张辽更加忠义,就义了。 高顺死得早,名声不如张辽。 张辽也是有勇有谋的良才 张辽800人打得孙权找不到南(孙权家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