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 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是隋朝的极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