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个叫恕人之心恕己一个叫怨人之心怨己还有一个叫责人之心责己。
其大概意思是遇事不能要求别人太苛刻,不能对别人严格而对自己宽恕,要同样用宽恕的心对待别人,遇到不顺利的事情首先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责任,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
意思: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批评别人时应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够好,宽恕自己的时候也应想想对别人不能太苛刻。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德,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爱心、要宽厚,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争强好胜之心。所以我们要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多严格要求自己,避免自己走上令人讨厌的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之路。
把责备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责备自己上,把宽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宽恕别人上。“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历史实例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颜回。一次,他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争吵,卖布的说三八二十四,而买布的非说三八二十三。
颜回上前对买布的说:“三八的确是二十四,是你算错了。”
买布的人看了看颜回,说:“你是什么人,我凭什么听你的?”
颜回说:“你如果不信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去找孔夫子评理。”
买布的人问:“要是你错了怎么办?”
颜回回答说:“我把帽子输给你。如果你错了呢?”
买布的人说:“我把脑袋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评理。
孔子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微笑着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是你错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虽然颜回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把帽子给了买布的人,买布的人拿了帽子就高兴地走了。
颜回很不服气,于是问孔子:“老师,三八明明是二十四,您为什么要说是二十三呢?”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说你错了,你只是输掉一顶帽子;说他错了,他可要赔掉一条人命啊!你说孰轻孰重啊!”
颜回恍然大悟,恭敬地跪在孔子面前忏悔道:“老师,您重大义而轻小是非,我感到非常惭愧!”
孔子微笑地说:“做人如果能做到责己从严,责人从宽,不争强好胜,就会少招怨恨。”
孔子明明知道买布的人是错误的,却还认输而不去争辩,即使让自己吃点小亏,也不让别人下不来台。告诉我们要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