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介,汉语词语,拼音是juàn jiè,意思是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出处
《国语.晋语二》:“小心狷介,不敢行也。”
造句
1.时任广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称父亲为“狷介之士”,并非毫无根据。
2.骆宾王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亦是著名的狷介之士。
3.为人狷介,喜作无伦语,偕及鬼狐,士林多厌,而其病益甚之。
“狷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性格刚强,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的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表示这个人有着强烈的个性和原则,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向外界妥协或低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狷介的人物形象常常被赞美为“义薄云天”、“龙行虎步”,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狷介的人们往往会在事业和生活中表现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获得成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