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幼儿的注意中无意注意占主导优势,有意注意只初步形成。他们逐渐能够根据要求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应该注意的事物,但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很低,心理活动不能有意地持久集中与某个对象。在较好的条件下,一般也只有集中注意3—5分钟。此外,小班幼儿注意的对象也比较少,成人还要具体指示幼儿应注意的对象,使幼儿明确任务,以延长幼儿注意的时间,并注意到更多的对象。
3—4岁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自制力差,易冲动,自我中心化明显,处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反抗期”。但他们开始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开始有初步的自我评价,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同伴共同游戏,能对别人表示出同情和关心,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交往障碍或行为问题。
针对3—4岁幼儿年龄特点及生活特点,父母应注意保护幼儿的身体,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正面教育,为幼儿树立好榜样。父母应注意为幼儿提供色彩丰富的环境,促进幼儿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为孩子提供更多和同伴相处交往、探究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6岁的儿童已经逐渐开始走出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生长速度慢慢减缓,每年体重增加3~4斤,身高每年增长5~6厘米,身高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所以儿童显得慢慢瘦下来。
1.3~6岁的儿童生长发育逐渐变缓,而且活动量会比较大,体内热量消耗量大量增加,皮下脂肪减少,身体逐渐变得瘦下来,而且身体很结实。如果小儿的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下限很多,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做一下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异常。
2.儿童的身高在逐渐的增长,下半身的生长速度更快一些,从而使得儿童的身体比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就是没有问题的。身高的正常值计算方法是:身高(厘米)=年龄×7+70,而体重的计算方法是: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超过标准体重10%~20%.属于偏胖,超过20%属于肥胖。
3.如果孩子变得突然偏瘦,或者是瘦很多,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身体存在着疾病的可能性,如果身体偏胖,需要从饮食上减少摄入,同时增加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