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大的毛蛤叫文蛤。
文蛤(学名: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1758)),地方名花蛤、黄蛤、海蛤。贝壳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圆形,两壳相等,两侧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质坚厚;壳顶突出稍偏前方,小叶面狭长,外韧带黑褐色凸出壳面;壳表膨起、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壳皮,生长纹清晰,有环形褐色带、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
叫文蛤,有的地方叫大蛤。
文蛤文蛤雌雄异体,无性变现象,一般二年性成熟,性比1:1,成熟的性腺包围在内脏块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在繁殖季节用肉眼观察性腺时可分辨雌雄,雄性性腺乳白色,雌性性腺淡黄色。两性在外形上无第二性征。卵沉性,圆球形,卵径为 72-90μm,初级卵膜外有一层胶质膜,称次级卵膜。精子头部一边稍凹,呈狭茧形,长约3μm。在4月份性腺未成熟之前和10月份繁殖期后性腺消退时,文蛤雌雄难以辨认,解剖性腺看不到卵子和精子的占 90%以上。文蛤怀卵量和产卵量与个体大小及外部条件有密切关系,据解剖测定一般3,4龄文蛤怀卵量为40-200万粒,排放量为 20-40 万粒。成熟的文蛤一年繁殖一次,但文蛤的生殖细胞是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变态生长。 就全国来说,文蛤繁殖期为3—9月,但海况与气候因子变化会影响文蛤繁殖期的提前或推迟。一般来说,南方早于北方,全国文蛤繁殖期:广西5—7月,福建,江苏6—7月,辽宁,山东7—8月(青岛5—9月)。文蛤繁殖水温24—25。5℃,最佳水温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