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征手法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特定的具体形象(象征体),表现与之相似的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可以说,象征是比喻(特指暗喻)的延伸和扩大,是形象与观念的复合,是“托义于物”。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比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在写作中,象征手法常被用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使这些概念和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比如,用“柳絮”来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可以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用“红旗”来象征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表达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使用象征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确保所选择的象征体与所要表达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有某种相似之处或内在联系。
2. 不能让象征体的意义与所要表达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
3. 要注意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符合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4. 在写作中使用象征手法时要注意与其他表现手法的结合和运用,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5. 避免滥用象征手法,以免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和审美上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