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肥水拉穗
水肥拉穗安全并适用于大多数品种(藤稔除外),受制于温度和根量、新梢量、修穗配合,拉穗更合理。
具体方法:下肥时间通常选择在花前15天左右,用尿素+含生物刺激素的水溶肥淋施。
存在问题:用这个方法的种植户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花前氮肥的使用本身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拉穗的方法随着各区域、地理、温度、光照、湿度、树势的不同,也会存在差异性。水肥拉穗怕低温,低温拉穗效果不好,使用水肥拉穗时要求日均温度在20~25℃。
(2)药剂拉穗
药剂拉穗一般在花前15天到花前7天,早了容易僵果,晚了容易掉粒,也受制于温度和土壤湿度,以及水肥和树势。
花序分离期(12~13cm)是最佳时期(果穗和枝条夹角90度)。当夹角45度,喷施果穗会略卷。当果穗下垂,花苞膨大,就有掉粒风险。

常用药剂主要有:赤霉素、诱抗素等。
使用方法:花序浸蘸或微喷雾花序,以花序浸蘸为好。
存在问题:如果使用赤霉素、诱抗素等浓度没有掌握好,很容易出现拉得过长的情况;拉穗后果穗松散,不紧凑,花序变畸形,穗轴变硬,后期坐果易掉粒等。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种植户朋友们如需进行拉穗工作,一定要按照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叶面施肥是重要的施肥途径之一,叶面肥用量小、效果好、见效快、施肥方便,其中,营养型的氨基酸叶面肥是很不错的。但是,叶面肥并非人人都会正确施用。不少农民朋友认为,叶面肥给喷农药一样,只要喷洒均匀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有三大误区,值得注意。
(1)只要“化的开”就可以喷施,错!
有些农民对农作物以及蔬菜进行喷肥时,喜欢好几种叶面肥加在一起施用,以为种类越全效果越好,不少农民认为无论什么肥料,只要“化得开”,就可以作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如挥发性很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如果作叶面肥喷施,喷施后遇到高温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灼伤叶片,所以不能作叶面肥施用。而且很多微肥不可与农药混合施用,酸性化肥与碱性化肥不能混合喷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肥—肥、肥—药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喷施,多种效果”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2)喷施浓度越高越好,错!
有些农民认为叶面喷肥溶液浓度越大越好,这是不正确的。
如高氮水溶肥只宜在1%以下,磷酸二氢钾也只宜在1%以下,更多的中量、微量元素肥如糖醇钙肥、糖醇钙硼肥、糖醇锌、螯合铁、螯合铜等都只宜掌握在0.2%以下。过浓情况下非但起不到喷肥作用,相反会造成作物叶片脱水、枯萎,导致肥害,即类似于药害、毒害。一般以喷至叶片正、反两面散布肥液开始下滴为度。肥液过多会导致成本上升,肥料浪费。
(3)任何时期都可以喷施,错!
有些农民叶面喷肥抓不住关键喷施时期,因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有的农户认为,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时间都可以实施叶面喷肥,其实也不对。叶面喷肥最好是在作物的生长转折期进行,每次喷施时间至少间隔20天,一般来说每季作物喷施2~3次。
不同植物、不同肥料叶面喷肥,适宜时期也有一定差异。水稻、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宜在孕穗、扬花、灌浆期喷肥。从喷肥时间上讲,应在无风的阴天或晴天上午,叶面露水干后,避开烈日高温时段,早、晚喷施效果好。
葡萄对氮肥的需求
氮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堪称“生命元素”,毋庸置疑,氮元素对葡萄的生长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