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子辨别活的方法如下::
一看,蚬子外壳要有光泽,就是活的,颜色偏暗,就不新鲜了。
二碰,轻轻碰张口的蚬子,如能迅速闭口,说明蚬子新鲜。另外,蚬子通常是闭口的,如果在蚬子摊位前看大量蚬子都是张着口的,也可能说明不太新鲜。
三掂,捞几个蚬子掂一掂,如果拿在手里有重量,说明蚬子肉质肥厚,如果掂起来轻飘飘的,就说明蚬肉偏瘦,吃起来口感不好,就不要买了。
四闻,蚬子的鲜味是否自然,如果有腥臭味,即使很淡也说明蚬子不是太新鲜。
如果是张嘴的用手一碰很快就合嘴的肯定是活的蚬子,如果没反应一定是死的,要是闭嘴的百分之八十是活的。蚬子最好不要着急吃,将其放在盆中,加入能够没过黄蚬子的水量,然后抓一把盐(海盐最好)放入即可,盐和水的比例大约在1:50。静置一夜,第二天观察黄蚬子的状态。如果蚬子大部分张着嘴,盆底还有细沙,说明基本吐干净了,在烹饪之前再加以冲洗就可以了。 蚬子的能量很低,每100克(2两)只有47千卡,脂肪含量也只有1.4克,所以,即使吃得再多也不用担心肥胖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硒元素含量相当高。硒是抗氧化剂,可防止因氧化而引起的衰老、组织硬化,并且还具有活化免疫系统、中和某些致癌物或预防某些癌症的功能,是人体必要的微量矿物质,尤其有助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的潮热、烦躁。通常每人每天吃上200克黄蚬子就可以满足人体一日对硒元素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