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如下:李白有时会过度饮酒,导致行为不端和言行不当。他在一些诗歌中崇尚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这些诗歌被一些人认为是颓废和不道德的。此外,李白在唐朝时期与其他诗人和官员经常发生争执和冲突,这也使他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贬损。
可以说,在诗歌领域,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是,在政治领域,他却是一个失败的政客。此话从何说起呢?
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李白四十二岁。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十分钦慕,就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陪侍唐玄宗左右,为其写诗文娱乐。李白本意是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唐玄宗并没有在政治上重用他的意思。一年以后,李白对自己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开始纵酒,唐玄宗令人传他上朝,他也因醉不去。曾经有一次,他在已醉酒的情况下奉诏起草诏书,却令高力士给他脱靴。这高力士是何等人也?唐玄宗宠爱的宦官。李白对他如此无礼,他哪能忍受得了?他心中恨死了李白,就在玄宗面前进谗言,中伤李白。渐渐得,唐玄宗疏远了李白,后来就赐给李白一些银两将其放出宫去。
经此一遭,按理说李白应该明白,自己不适合从政。但是,他却执迷不悟,还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去从政,总想着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其实,他的诗已经让他名满天下,他没有必要再去争那个名与利了。他却没有对自己有一个合理合情的判断,就像他在《将进酒》一诗中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还是相信自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他仍然抱着从政的信心。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才导致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时投奔了永王。这一年正月,他在永王军营作诗《永王东巡歌》,抒发建功报国情怀。后来,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朝廷征剿,最后兵败。李白因参加永王东巡涉嫌谋反在浔阳入狱,后被宋若思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宋若思很重视李白,以自己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但是终以他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有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两年以后遇大赦,终获自由。又过了三年,这位伟大的诗人李白病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