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为什么叫蒲庙(邕宁蒲庙石狮子的历史背景)

邕宁为什么叫蒲庙(邕宁蒲庙石狮子的历史背景)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6-16 11:31:14

邕宁为什么叫蒲庙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名称的来历非常有趣。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头上戴着鲜花的“花婆”,卖的粥不但能充饥解渴,还能消除病痛。从此,四面八方赶来买粥的人络绎不绝,慢慢便形成了一个圩镇,花婆就是圩镇的始祖。后人为缅怀她,建了一座“婆庙”。也有人说,“花婆庙”由八尺江漂浮而来的木菩萨,即是“浮庙”。白话“浮”为“蒲”,从此“蒲庙”就叫开了。

当地人说:“没有花婆,可能就没有蒲庙。” 蒲庙,在当地方言中是“婆庙”的谐音。在第四代花婆节传承人张月珍的回忆里,花婆节是一种根植蒲庙人记忆深处的情怀。“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出来吃花婆粥时,就听到老人们说花婆的故事,故事中一个阿婆在五圣宫的对面卖粥,在生活不富裕、饥寒交迫的年代,阿婆不管路人有没有钱,只要到她的粥摊前,都会让他吃到一碗粥。人们吃了她的粥,生活就会顺遂起来。”

蒲庙之所以被叫作蒲庙,其实跟临江门的一个传说有很大关系。临江门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临江的门,牌坊模样,既为门,又是闸,何时矗立江边已无从稽考。

门内是一条坑洼古旧的斑驳小巷连接到大街上;门外则是一串被打磨得光光滑滑的青石板台阶,一直延伸到江边,这个便是东兴码头。

相传某年邕江发大水,一尊神木雕像漂流到临江门前盘旋不去,有人用竹竿将其推向江中,江流婉转复又漂回,如是再三。

镇上人遂惊为神灵天降并视此为福地而不肯离去,于是将神像从水中“请”起建庙供奉,本地平话“浮”与“蒲”同音,蒲庙因此得名。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