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的典故 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哲学观点(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的典故 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哲学观点(讳疾忌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6-17 22:30:36

讳疾忌医的典故 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哲学观点

讳疾忌医的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要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任意夸大或缩小它而改变。因此,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拓展资料

典故: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请求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医治病,病在表皮时就及时医治。这是为了在刚显露苗头时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早地予以处理。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