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一:架下40cm摘心
把苗子栽完以后,大概是在第二年的5-6月份,它的生长可以达到架下1.6米到1.8米。最开始做“一干两蔓”的时候,要求在架下20-30cm摘心,出来两个侧枝。但结果发现摘完芯以后,主干还要往上长一截,这一长就跑到了架面上,跟架面一样高,甚至冲出架面,这样不利于两个主蔓的培养。
最后通过实践和总结,吕岩老师提出一个办法,让主干一直往上长,长到5-6月份,让它冲出架面大概20cm的时候,到架下离架面30-40cm处摘心。
关键二:架下40公分交叉处,保留两个主蔓交叉,
两边牵引绑缚,进行培养
最早的“一干两蔓”,两个主蔓是V字形的,现在是X形。V字形有两个缺点,第一个是V字形形成以后,架面挂果时容易劈开。第二个问题是V字形跟铁丝的三角区内容易出现大量把门枝,也叫卡脖枝。
原因是V字形形成以后,就要朝两边牵引,在打弯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顶端优势,这个顶端优势就容易出现大量的侧枝,要不停的去剪枝条,而且还剪不完它的主芽,把它剪掉以后,侧芽又冒出来了。把门枝、卡脖枝形成以后,就不利于快速培养两个主蔓。
所以我们要提倡交叉形,也就是X形,可以有效抑制把门枝,打破顶端优势。而且因为X形的树形结构更加紧凑,培养以后更有利于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