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打人,通常是自我意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引起的。此时可以正确引导孩子,告知打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并且家长自己也需要以身作则。其次,孩子如果是有需求自己不想表达,家长必须积极引导孩子说话。
妈妈是最好的榜样,在平时的打闹中,要引导小孩知道拍打别人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以暴制暴,会引发更大的暴力,不仅仅是说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容易欺负的小孩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跟小孩说“如果其他的小孩或者大人打你痛不痛,小孩子不能推人,推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让小孩想象如果打人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不会开心。
1. 循循善诱,耐心告诉孩子如何表达情绪。
家长可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既要学会分享,也要学会拒绝。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打人的原因,如果孩子说不清楚,大人可以帮他说出来,慢慢教他学会表达。
2. 给大人和孩子都立下规矩。
家长首先要告诉自己及家人,家里不可以出现打人的事件,及时开玩笑也不行。然后再反复告诉孩子,打人不好的行为。如果孩子打了小朋友,要鼓励他道歉,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就会慢慢得到纠正。

3. 给孩子充分的关心、爱心和信心。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及时了解孩子是否身体不舒服。另外,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时,家长要鼓励大于批评,让孩子的能力得到逐步增强,有了好心情和自信心,自然也会减少打人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