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到底是老子说的 还是苏轼(苏轼评价大勇之人)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到底是老子说的 还是苏轼(苏轼评价大勇之人)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6-28 06:47:59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到底是老子说的 还是苏轼

“大智若愚”出自《老子》,原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勇若怯”出自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大勇若怯是苏轼说的,大智若愚是老子说的。

“大勇若怯”出自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译文:但您在还没有到应该退休的时候却拼命请求辞官告老还乡,退缩推托自己因为没有那个能力而止步。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最聪明的人看外表好像很愚笨的样子。最可贵的是没有官位爵禄却受到别人的敬重,最崇尚的是没有导引之术却获得真正的长寿。

“大智若愚”出自《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扩展资料: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时年65岁的欧阳修官至太子少师,却毅然提出告老还乡,七月回颍州家中居住,同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弊病,令主张变法的宰相王安石十分愤怒,让御史谢景温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遂请求出京任职,于是在熙宁四年六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离京赴任。途经陈州,时张方平守陈州,其弟苏辙为州学教授。九月离陈州,苏辙送至颖州,一同拜谒昔日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