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大,公爵是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侯爵之上。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以下是公爵和侯爵的详细介绍。
公爵:
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景公、宋昭公等。
侯爵:
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齐桓公会盟诸侯一同尊周王以后,周王给予升爵一级的奖励,从侯爵升为公爵。并将女儿嫁给齐桓公,由同姓诸侯鲁公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