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多时和大面积的光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果内物质转化,再配合增加微量元素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通过对植物体内所需元素的有效供给,让植物生长能够满足自身营养价值的需要,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增加甜度需要的物质,然后甜度增加,酸度减少。
2.科学施肥,少氮多磷钾,不让水果徒长
水果的施肥很关键,在植株生长期要使用氮肥促进果树身体和叶片发育,在果树进入坐果期和小果生长时候要改少氮肥增加磷钾肥,同时也要加施叶面肥,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或者使用补充果树需要的微量元素都是可以的,这个要根据自己种的果树类别做好正确的施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施第二次农家肥或者草木灰效果会更好。
3.合理浇水 适当控水 果树成熟期不浇水
果树的浇水特别重要,在发芽期、开花期、坐果期都要浇水一次,不要让果树干旱,如果缺水就会导致水果畸形或者结果较小,在果树成熟的前2-3周就不要浇水,这样甜度和面度就会很好。现在一些无良的果农,为了单一追求商品价值,往往采取灌水膨大等方法,这种水果看着好看,吃着无味,而且果实里水分特别多。这就是我们在市场上买的水果为什么不好吃的原因。
因此,在果树生长阶段要多浇水,在果树成熟前要少浇水控制水,不要让过多的水稀释了糖而变得不甜,找不到小时候吃家里种的水果的味道。
4.控温,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甜度
大多数水果是在成熟前的1-2周内快速上甜度,在这个时候如果早摘或者灌水都能让甜度降低,特别是水果的甜度增加与天气温度密切相关,在增甜的最关键时期,水果内部会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适当控温,应在25-30度左右,这样能使水果内糖的成分增大,从而增加甜度。这也是我们吃自然熟水果的前提。
甜果的浇水原则是:坐果前尽量不浇或少浇,果实膨大期及时浇,果实定个成熟时应控制浇水。浇时应早晚浇,中午不浇,地面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