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商朝不止由亳迁殷,而是多次、不断地迁徒。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圯耿,不常厥土”。就是说,在商汤代夏之前,迁了八次都城,在商汤之后迁了五次都城,可见商代迁都的频繁。直到盘庚迁殷后才固定下来。
那么,商人为什么要频繁迁都呢?
从现代考古所得的商人迁都路线图看,主要应该是以下原因:
一是,为了生产资源。商代生产力水平还非常低下,当一个地方由于人口增殖,不再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源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迁徒,寻找更好的地方,好比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
二是,碰到周边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打不过的情况下,只能回避,迁徒就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现有史料,殷人多次迁都基本上是这两个原因。
盘庚迁殷后,由于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其次,人口增殖,殷人已经是当时最大的部落,周边暂时没有其他部落能够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因此才停止了迁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