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金榜题名,是广大寒窗苦读的学子,进入官宦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一旦科考得中,一可封官进爵,二可封妻蔭子,三可光宗耀祖。
如果科考无望,不仅颜面尽失,而且生活无着。他们的出路只有在家乡设馆教学。塾师一般至少也要有个秀才身分。否则就只有街上卖文,帮别人写书信、对联、祭文等,换取少许银两,用以养家糊口。
如果没有任何“功名”,卖文也很困难,处境十分悲惨。
现代高考,类似古代科考。但有极大不同。一是现代高考年年举办不误,古代科考每三年一次,机会更为难得。二是录取比率现在有80%一90%以上,而古代进士每次全国只录取300多人。三是现代高考如果不中,还可到企业打工,有多种就业门路。而古代,由于轻视体力劳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以后,读书人大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基本没有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