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思是:大禹时期曾有茫茫的疆域,他的儿子启登位后划分为九州,设立了九牧,按地区管理天下,使得国家非常有秩序,百姓安居乐业,都有房子住,同时农业发展得也好,家畜有吃不完的草料。
出自 《左传》襄公四年。
春秋时记载。大禹突破‘帝’位禅让的传统。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启’后。‘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而且登位后将统治区域划分为九州。并设置了九州之长‘’九牧‘’管理居民。
扩展资料:
1、夏禹典故: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2、九州
九州,又名中华、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又称为汉地九州 。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