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方法如下:一、参配标准:
1、育成牛体高达到130厘米以上。
2、头胎牛在产后60天开始配种。
3、二胎或二胎以上牛产后55天开始配种。
参配牛群及发情辅助手段—产后30—150天牛群,使用喷漆、蜡笔等。
4、牛群分群原则(依据《牛群管理及饲养标准化》制定)
(1)体格大小一致的同群
(2)参配牛同群
(3)怀孕牛同群
(4)每圈牛头数要小于牛颈夹数确保同圈牛能够同时采食。
二、发情观察:
1、奶牛产后30天开始发情观察,记录发情牛号,录入电脑。
2、所有牧场必须进行24小时发情观察,并记录发情牛牛号。
3、尽可能记录发情牛的第一次爬跨时间(同时也要知道发情结束时间以及发情持续时间等),有利于输精时间的准确推算和适时配种。
4、对于发情不明显的牛要进行跟踪观察,并借助发情观察辅助手段,综合后确定是否配种。
5、对配后牛要进行24小时跟踪观察,配种后12小时仍在发情的牛要进行补配 。
6、每天进行发情观察的同时要记录炎性分泌物的牛,必要时及时治疗。
7、每天进行发情观察的同时对流产牛做详细记录如:是否见胎、在胎天数、下次发情是否能配种、是否胎衣不下等信息并填写在每日事件报告单或流产牛记录表。
8、发情观察时做到安静、轻柔。在圈舍或运动场进行观察。
三、输精操作
(一)冻精、液氮罐的保存
1、牧场在冻精到货时,每批次均必须检测冻精活力(显微镜检测)及冻精数量梳理。在验收报告中必须体现抽检、点数情况。
2、精液必须存放在液氮液面距离罐口小于16厘米的生物容器内。
3、运输罐每班次检查一次,储存罐每5天检查一次,每次必须加满。冻精的入库必须经理操作,出库必须组长以上操作。
4、作好液氮罐标记(编号),液氮罐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必须铺垫橡胶垫或木板,防止磨损。
5、激素类药品必须按使用说明要求严格储存。
(二)冻精解冻标准
1、精液解冻要在现场操作。从罐里提取精液时提桶的顶端提取高度要低于白线。
2、取冻精时不要把盛冻精的提桶提到白线之上,要使用长镊子夹取精液细管。5秒钟内未能取出时重新放入液氮中,30秒后再试。
3、解冻水温 35—37度,要求必须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温度计。
4、解冻时间 45秒。
5、用纸巾摩擦输精枪(温度低于35度),同时用纸巾包住枪头保证温度。
6、取出解冻好的精液用卫生纸擦净细管上的水,细管剪切必须平直。
7、解冻过程避免阳光照射,并确保解冻好的枪不受污染, 3分钟内完成输精。
(三)输精操作标准化
1、输精时间为首次站立发情开始后8—12小时内。
2、输精部位:子宫体(在子宫角和子宫颈的连接处只有1—2厘米)。
3、插枪时一定要缓慢,以免损伤子宫粘膜、血液会杀死精子。
输精操作原则:慢插、轻推、缓出,防止精液倒流或回吸。
4、输精后仍持续爬跨10—12小时的用同一头公牛精液再次输精(补配)而在48小时内不记配种次数。
制定牛群的繁殖指标
编制繁殖计划,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繁殖率应达100%,产犊间隔为12个月,但这是不易办到的。
所以,实际生产中繁殖率不低于85%,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常用的衡量繁殖力的指标有:年总受胎率≥85%,计算公式:年总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母牛头数×100%年情期受胎率≥50%,计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输精总情期数×100%年平均胎间距≤400天,计算公式:年平均胎间跑=∑胎间距/头数年繁殖率≤85%,计算公式:
年繁殖率=年产犊母牛数/年可繁母牛数×100%
制定繁殖、配种计划
繁殖是奶牛生产中联系各个环节的枢纽。繁殖与产奶关系极为密切,为了增加产奶收入和增殖犊牛的收入,必须做好繁殖计划。牛群繁殖计划是按预期要求,使母牛适时配种、分娩的一项措施,又是编制牛群周转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配种分娩计划,不能单从自然生产规律出发,配种多少就分娩多少;而应在全面研究牛群生产规律和经济要求的基础上,搞好选种选配,根据开始繁殖年龄、妊娠期、产犊间隔、生产方向、生产任务、饲料供应、畜舍设备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牛只的大批配种分娩时间和头数,才能编制配种分娩计划。
母牛的繁殖特点为全年散发性交配和分娩,季节性特点不明显。所谓的按计划控制产犊,就是把母牛的分娩时间安排到最适宜产奶的季节,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