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苕溪古诗的意思(过苕溪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苕溪古诗的意思(过苕溪原文及翻译赏析)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7-07 23:30:44

过苕溪古诗的意思

《过苕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古诗。以下是这首诗的简单解释: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苕溪上泛舟游玩的场景,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上兰舟”三字,更使人感到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寻幽?倘若读者懂得“过苕溪”三字的双关意思,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是某种神秘和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了。这正像是一幅用淡墨勾勒的苕溪夜渡图,给人一种幽美、幽深、幽隐、幽秘的感觉。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译文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才不会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那般留下遗恨。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我请您来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大风浩荡,不停地吹着,我雄心勃发,要乘风飞举。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