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拴马桩,在其规制与形态上,就是微缩版的“华表”,帝王建宫立华表,庄户人立拴马桩,其意大同小异。一个简单的比例换算,如果我们把拴马桩的高度、厚度乘以十,再把拴马桩上面的雕塑换成望天犼,然后把材质换成汉白玉,它分明就是天安门前的华表。
望天犼,北京天安门内外,各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华表的顶端各有一只易受,叫作“犼”,天安门里面向北的“犼”叫做“望君出”,意思说,皇帝应该经常出去体察民情。天安门外面向南的“犼”叫作“望君归”,意思是希望皇帝不要长期在宫外贪图游乐,以免耽误国事。
古代拴马桩的别称是上马石,大户人家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