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心理学效应发现其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1. 超限效应,防止孩子产生厌烦
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者说作用时间过久的话,都很有可能会引起接受者不耐烦,甚至是逆反的心理。
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超限效应就起到了作用,比如说孩子某一次成绩不太好,父母若是因为这个三番五次的进行说教,孩子的心里也会从内疚向不耐烦,甚至是反感发展。
如果孩子被逼急了,不但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还会跟家长反抗,甚至会故意考得更差来"报复"家长,长此以往根本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真相,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们说教和唠叨的时间越少,反而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孩子更容易信任家长,建立的情感更和谐。
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闯了祸的话,父母不要急着去批评他,给予孩子一份宽容和理解,孩子的内在情绪就会有内疚转为对父母的信任和感激。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契机。
2. 德西效应,不要让孩子丧失动力
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应该发现这一点,如果用奖励玩具或者糖果的方式,长此以往的话这样对待考试不好的孩子,那么他们的内部动力就会慢慢降低。
对于孩子而言,学习就不是件有趣的事情,而是变成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励,让父母开心的事情。而父母也只会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关注的事情毫无兴趣,只会关注父母给什么奖励。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奖励就不去学习,如果有一天不给了还会哭闹,甚至会威胁家长。
因此,在教育中对于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要慎重,以防让孩子的兴趣和动力丧失。
3. 南风效应,会带给孩子阳光和温暖
南风效应给大家的启示是,在亲子关系的相处中,方法非常重要。比如说北风和南风都会使行人脱掉大衣,但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所以结果也会不一样。
如果父母们想要说服孩子不要总看电子产品,有些家长会采用严厉的批评,但有些家长会进行温和耐心的教导,虽然目的是一样的,但后者更为温和,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不同的方法,也让我们看到了哪个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更为有效。明显后者更被孩子容易接受,因为比起严厉的批评,孩子更喜欢温和沟通式的解决问题。
4. 标签效应,让孩子自信有力量
如果说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孩身上的闪光点。
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优秀之处,如果父母们能够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并给与认可和欣赏的话,其实就是给孩子贴了正向的标签。
简单来说,如果你希望孩子用心写作业,那虽然有错误的地方,但是看到他的字迹工整的话可以表扬孩子字写得不错,而孩子听了也会很开心,同样也会看到自己的优点。
而父母仅仅用了欣赏和鼓励的话,就成功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这样孩子也很容易以后按照这个标签所说的去要求自己,规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