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企业经营成果核算细则的简要概述:
1. 收入:核算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费用:核算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 利润:核算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经营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余额。
4.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5.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6.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
以上是企业经营成果核算的基本框架,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具体核算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收入、费用和利润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核算。
企业经营过程的核算 ;第一节 供应阶段的核算;2、“原材料”:用以反映和监督各种材料的增减 变动情况;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以B企业为我们研究的会计主体;4、其他科目;二、供应阶段的主要核算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