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出处
《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例句
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
3、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4、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等同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
5、三纲”即《礼纬·含文嘉》中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6、五常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