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冷冻等本义多与寒冷有关,如冷、冻(“寒”字下面两点亦然)。“冫”(两点水)表示冷的理由来大约自“冰”, 甲骨文“冰”字写作“仌”,作为偏旁即“冫(两点水)”。使水冷冻后结冰这一自然现象在文字上得以表达。
有些含“冫”(两点水)的字似乎与寒冷无关。如“冯”,本义是马跑得快。《说》云“冯,马行疾也。”一点没有寒冷的意思。其实“冯”是形声字,从马,
仌(冰)声。可见这里“冫(仌)”是声旁,表声,“马”才是形旁,表义。
还有比较有趣的“冶”字。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冶,“销也。销者,铄金也。”冶炼要用火而且是高温大火,那可一点也不冷。为何要用表示冷的“冫(仌)”?《说文解字注》云“仌之融如铄金然。”原来是用冰(仌)的溶化来意会金属的溶化。
因为它们都带表了凝固的液体,所以都用的是两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