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藩王作乱”这个问题,在朱允炆的头脑中已经困扰了很久,“诸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
众藩王特别是朱棣的军事实力,让朱允炆食寝无味,在朱允炆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为巩固皇权并将藩王们手上的兵权夺来,“削藩”是最快也是最有利的解决途经。
朱允炆是明朝唯一做皇帝做到下落不明的一个,他之所以下落不明,是在靖难之役中失利。之所以有靖难之役,是因为他激怒了朱棣,朱棣起兵篡位。之所以会激怒朱棣,是因为他削藩所致。而朱允炆削藩没错,错就错在,他太操之过急了。
朱允炆即位后,一连削去五位藩王,并且他提出的理由,都不够充分。这让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允炆志在削藩。于是,朱棣在轮到自己之前,先下手为强,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允炆是因为急于削藩,才导致最后的失败,那么他为何急于削藩呢,徐徐图之不是更好?笔者认为,朱允炆这样做,完全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