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逐层搜索,找到鱼群比如钓点有八米深,那就从三米开始搜索,钓三五分钟没有鱼,就缩到两米。
在两米这个水层钓了五分钟,十分钟,就缩到一米。就这样逐层水层去搜索,直到找到鱼群为止。因为鲢鳙属于上层鱼,它不会直接游到很深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在作钓水域的一半水深往上逐层搜索就行。
2.子线不要太长,钩距要小。钓鲢鳙的时候,子线尽量不要太长,用短一点的。基本上60公分左右对折就可以了。
因为短子线传导信号更快,灵敏度更高一些。而且上下两个钩子的距离,尽量不要太大,因为上钩在雾化的时候,刚好在雾化的下方有一个钩子,这样鱼更容易吸入嘴里。
3.上钩挂饵,下钩不挂我们钓鲢鳙的的挂饵方法,跟钓其他鱼不一样。只在上钩挂一块饵料,而下钩是不挂饵的。
因为鲢鳙是滤食类的鱼,它只吃雾化好的饵料。上钩在雾化的时候,鲢鳙会在底下吸食这些雾化的饵料,所以很容易就把下钩吸到嘴里去了。
4.饵料状态要好钓鲢鳙的饵料状态很重要,在开饵的时候,尽量不要开得特别干,最好是那种,稍微用力一压就可以成球的状态。
而且饵料在水中要有持续的雾化,但雾化不能太快。如果不会开这种状态的饵的话,可以直接用天元的浮钓鲢鳙单开,加入1:0.5的水,开出来就是一个状态很好的鲢鳙饵料了。当然,如果鲢鳙不怎么开口的话,也可以在开饵的时候,加入3%鲢鳙狂口诱,这样能高鱼的摄食欲望,给口会更快,吃口也会更猛一些。
1
钓具
竿子长度我一般选择5.4米以上的竿子,我觉得5.4米的最佳,太短的竿子鲢鳙不太愿意靠岸,太长的竿子我们钓起来会非常累,毕竟钓鲢鳙是需要不断抛竿的,所以综合考虑5.4米的鱼竿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调性在28调的鱼竿,28调这种不软不硬的存在对钓鲢鳙有很大的好处。因为钓鲢鳙太硬的竿子我们选择的线号自然也就更粗,线粗了那么会存在挡口现象。特别是鲢鳙这种鱼,它是靠吸力把我们的钩子吸进嘴中的,如果线比较粗自然会非常硬,那么肯定是没有细线那么柔软方便入口。
2
钓鲢鳙首先我们考虑的是浮漂站立要稳,因为钓鲢鳙饵料雾化好是极其容易吸引小鱼的,如果浮漂站立不稳,小鱼一旦闹钩你是无法判断出吃口是不是鲢鳙。
浮漂我们选择细长身上宽下窄的这种浮漂,首先细长身浮漂比较稳,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水流效果,而上宽下窄则可以增加“顿口感”这种顿口感对我们判断是不是鲢鳙吃饵是非常有帮助的。它能让我们正确地规避一些小杂鱼的闹钩现象。
3
钓鲢鳙如何选择钓位
钓鲢鳙不管是什么位置,首选要具备第一条件,水要深,因为我们钓鲢鳙需要调整水层,水不深就会很难去调整。
我钓鲢鳙第一钓位我永远都是选择在洄水湾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相对来说水深适合,而且洄水湾的位置并不缺少食物,而且这里往往是浮游生物的聚集地。鲢鳙吃饵的方式都是大口吸水然后通过腮部去过滤浮游生物,所以选择在这个位置是钓鲢鳙绝佳的黄金钓位。
第二钓位我可能会选择在大坝位置,因为大坝往往是一个水库最深的位置,这个位置相对来说我们可以钓更多的水层,所以相对于浅的位置我们在这里钓上鱼的几率就大多了。
4
浮钓方法。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一般不下底觅食,只在水体的中上层以各种浮游生物为食。想要钓好鲢鳙,多钓鲢鳙,基本都是采用浮钓法。也就是让鱼钩和线组悬在水中,不触底,一般是钓1~1.5米的水深。
5
抓口
鲢鳙抓口是非常关键的,都说钓鲢鳙十条能有一条正口就不错了,其它的都是锚上来的,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如果老是锚到鱼,首先我们考虑的因该是水层问题,第二就是抓口问题了。
我们选择上宽下窄细长身浮漂的原因就是可以让我们抓口更准确,而鲢鳙口比较大,所以吃饵时浮漂往往都是顿口和黑漂,如果我们选择的浮漂不对,那么对于抓口来说就难了,发生锚鱼的情况也就更多了。
抓鲢鳙口,一定要选择那种有力的顿口,浮漂呈现的漂相如果是点动或者晃动,那么我们这时候可以点的深一点或者浅一点,这时候调水层20~30公分即可,且不要调整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