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是秀才,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
蒲松龄是秀才
蒲松龄的考运很差,虽然文采很高,以《聊斋志异》闻名天下,他十九岁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通过了童生试,补博士弟子员,成为了“秀才”。
谁知道活到七十岁,他还只是个秀才。
清朝的科举,分为童生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而蒲松龄就卡在乡试,一卡卡了五十年。
一直到七十二岁,才成为“岁贡生”,还不是考出来的,相当于排队排资历,排上了举人的第二榜,有了当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