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旗袍的制作方法如下
旗袍恰到好处的秘密——裁剪
1、按照臀围测量的成品尺寸的四分之一加做缝份2cm(100×1/4=25+2cm)=27cm,依照面料从边沿向中心区测量划线,按照划线找直纱向熨出中线印.如果肩宽超过臀围的宽度,就按照半肩的长度熨出中线印.里料同样做法。
2、把粉线拉直,两头用针固定成一条长度按旗袍长度加十厘米的绷直线。
3、按粉线的长度从左用面料的底摆一端沿粉线向上距离粉线0.2厘米,每10cm 固定一针,一直别至旗袍的后衣长长度。
4、然后把后片的后腰节及臀围线和旗袍的长度线划好。下摆放出三厘米折边。
5、在后腰节处进行后腰省处理。并计算后腰省要归拔多少量。然后用针固定,再用熨斗进行归烫平整处理。
6、从后片肩线处对折,从上按后片别的的位置重合。前后片别在一起,一直别到胸高位置用针固定一侧,然后把胸位折出一个胸省量(前衣长和后衣长出现差长)下面一直顺后片别至下摆位。
7、按照后片的位置划好前片的位置。别好的前片需要处理前片省位的量和腰省的处理。
8、别好省位后使其前后片一致,归烫平整。
9、从肩线向下确定胸高位,腰位,臀围位,下摆位
10、确定袖长,袖深,胸围宽,腰宽及下摆宽。
11、然后把粉线拿下,用粉线划旗袍的侧缝线,线条要流畅。
12、划领位及前大襟位。
13、裁剪划好的旗袍,侧缝要留有2cm做缝份,底摆留做缝,大襟处按照划好的 大襟线裁剪,在腰臀围,开气,下摆等处打剪口。
三、刮浆
对裁剪好的衣片四周 进行传统的刮浆处理(掸浆的宽度约0.5cm)
这种传统的刮浆处理使面料四周不容易脱丝,因为丝绸的面料非常柔软,四周的浆使裁片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型,这样在缝制过程中就得心应手了. (特别是沿边的面料进行刮浆处理)这种传统工艺是制作旗袍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此工艺现以失传,这种工艺经过世代师徒传授.才得以传承,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四、缝制
珠秀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1、缝合底襟和大襟,裁剪0.5厘米做缝,缝合时拉紧缝线,里面片同样方法缝合,面里缝倒缝面向肩缝,里向下倒缝烫平。
2、缝合底襟和大襟,裁剪0.5厘米做缝,缝合时拉紧缝线,里面片同样方法缝合,面里缝倒缝面向肩缝,里向下倒缝烫平。
3、缝合完毕把粘合处用手搓软,再用剪刀打出齿牙状剪口,打水线到侧缝,烫平里面。臀围处归烫。用手针棉线在侧缝净线位置绷缝固定四片,在臀围处稍稍拉紧。手工绷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