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生命历程与其质量密切相关。以下是不同质量恒星的生命历程:
小质量(M < 2.3M⊙)恒星:
一生中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不超过两次。
死亡的方式较为平稳。
结局是白矮星加上一片硕大而稀薄的星云——行星状星云。以太阳为例,太阳属于小质量恒星,寿命约100亿年。太阳中心部分以外的区域由于温度的增高又开始氢核聚变反应,并且核反应迅速向外层转移,推动外层膨胀,使得太阳体积很快增大上千倍以上。由于温度下降,颜色变红,太阳就变成又大又红的红巨星。
如果恒星的质量更小(0.1M⊙ < m < 0.5M⊙),其自身的引力只能启动一轮核聚变,寿命可达千亿年(远超宇宙的年龄),最终演化为氦白矮星。白矮星颜色发白,温度偏高,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可达10吨/厘米³),发光能力较弱。行星状星云体积庞大,密度稀薄到几乎透明无物,属于气体星云,中心大都有一颗高温白矮星,由中心星的紫外线激发发光。
中等质量(2.3M⊙ < m < 8.5M⊙)恒星:其生命历程暂无法提供,建议查阅天文学书籍或咨询天文学家以获取更多信息。
请注意,恒星的生命历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物理和化学机制。以上信息仅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概述,具体细节可能因恒星的初始条件、环境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对于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天文学书籍或咨询专业的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