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怀古蕴藏了三重境界,包括追求、伤感、超越。这些境界与词人苏轼在逆境中的心态变化相对应。
首先,苏轼在词中表现出了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包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追求。例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明神武,同时也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其次,苏轼在面对逆境时也表现出了伤感。在《赤壁赋》中,他写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美人”被寓言为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神宗皇帝,但苏轼却感到自己无法得到重用,这使他深感忧郁。
最后,苏轼通过道家和佛家的超然视角审视人生,从而实现了精神的超越。在《赤壁赋》中,他提出了“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一观点,认为天地的广阔就像一个大风箱,人世间所有的荣辱得失都只是其中的一缕烟尘。这种观点帮助他实现了心灵的解脱,超越了尘世的困扰。
总的来说,赤壁怀古词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表现了苏轼在入世与出世、忧伤与超脱之间的人生矛盾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