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19-24℃。 舒适温度,是指某一环境在给定人体活动量、衣着热阻值及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亦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
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
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18-20℃。
影响人体舒适温度的因素:
1.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流动、辐射和大气压,对人体热量交换关系产生影响。
2. 运动因素:运动状态下舒适温度要求低一些,因为机体产生热量导致发热。
3. 年龄因素:老年人舒适温度要求高一些,而年轻人则低一些。
4. 性别因素:女性基础代谢率低,舒适温度要求比男性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