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敲”这个词的典故来自于:“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皎洁,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这两句诗出自古诗《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唐代】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是关于诗人贾岛和韩愈的故事。贾岛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
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